从古至今,许多才华横溢的人都因为种种原因未能遇到合适的机会,春秋时期的百里奚便是其中的典型。他一生坎坷,但始终没有放弃过自己的追求,最终实现了晚年成功,成为一段激励人心的传奇。 百里奚出生在河南南阳的一个贫困家庭,生活艰辛。直到30岁时,他才娶到了妻子杜氏,两人育有一子。尽管生活贫困,但夫妻感情深厚,彼此关爱,在艰难的日子里相互扶持。杜氏非常欣赏丈夫的才华,虽然外界看不起百里奚,但她始终相信他是一个有大志的男人。 百里奚不仅学识渊博,才艺横溢,但由于春秋时期社会阶层分明,贵族垄断了朝政,百里奚一直没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。身为平民,他就像是深埋在泥土中的珍宝,没人发现他的光辉。尽管他有心外出寻找机会,却总是不舍得离开妻子和儿子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,妻子杜氏看透了丈夫的心思,主动劝他:“大丈夫志在四方,怎能总是顾着家庭?你不应该拘泥于眼前的生活,你去追逐自己的梦想,我会照顾好自己和孩子。”听到妻子的劝言,百里奚感动得泪流满面。 为了送别丈夫,杜氏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,并把家里唯一的一只老母鸡杀掉炖汤,柴火不够时,她甚至拆了门栓来续火。临别时,杜氏依依不舍地拉住百里奚的衣袖,泪眼婆娑地说:“你有了成就,一定不要忘记我们。”她从未怀疑过百里奚的才华,只是担心他会忘记自己。 这一别,竟然是长达四十年的分别。
展开全文
尽管百里奚的事业蒸蒸日上,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曾经的妻儿。经过多年寻找,他终于在秦国找到了妻子杜氏。两人重逢时,百里奚感动得泪流满面。杜氏也早已在困苦中默默等待丈夫的回归,得知百里奚成就非凡时,泪水盈眶。 百里奚的家庭终于团圆,事业也达到了巅峰。虽然生活没有完美无缺,但他却收获了无数人的尊敬与爱戴。百里奚活到了105岁,去世时,秦国百姓为他痛哭流涕,史书中记载:“秦国男女皆为之流泪,童子不再歌谣。”百里奚的一生,证明了一个道理——有德有才,终将受到尊重,年老时也能大展宏图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