懂财经的人都知道,它的影响有多巨大。
这么说吧,国家的“印钱”模式,翻天覆地了。
在近期央行官网新设“公开市场国债买卖业务公告”栏目后,8月30日,央行首次公告8月进行了国债公开市场买卖操作,全月净买入债券1000亿元人民币。
我们的判断:
1、这是一个历史性的举动,因为他足具分量,更足具影响力,因为这代表着我国的“印钱模式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2、为什么呢?
简单说啊,2014年之前,人民币主要锚定美元,就是出口商挣回来多少美元,我们就按1:7印多少人民币出来,但这样做对外依赖性太大。
所以2014之后,我们开始提高货币自主性,由央行印钞给到银行,银行放贷给企业、居民、地方政府。
他们再拿这些钱来生产经营、买房消费、城市建设。
这个时期,人民币的锚定物是企业、居民和地方政府的债权,这也是大基建和大地产繁荣的由来。
3、但弊端也显而易见,就是债务问题,地方债、企业债、居民负债都在扩大,后来碰到经济转型,压力一大,就有点转不动了。
所以这个时候,就必须再一次转换印钞方式,转换人民币的锚定物,才能让经济动起来。
4、而央行进行公开市场国债买卖,就是要把人民币锚定国债,也就是印钱给财政,由财政把印出来的人民币投放到科技、制造、新能源等国家支持的产业中去。让能加杠杆的财政来加杠杆,给动力,从而促进整个经济。
5、所以说,印钱方式经历了:印钞给出口商—>印钞给银行—>印钞给财政的转变,这其中也意味着财富的转变——
印钞给出口商,本质是将全社会生产力换成了外汇,财富贮藏在美元中,也就是外贸里;
印钞给银行,本质是将全社会生产力用来建设城市,变成了一栋栋的房屋和各种基础设施,财富贮藏在房产和土地中;
而当印钞方式再次转变,本质是将全社会生产力用来发展新型产业,财富将贮藏在高端产业的生产资料中。
谁都知道,本质上,钱印给哪个行业,哪个行业就起来了。
时代轮换,财富流转,又一波人,要富起来了。
别错过。
另外,加更一条消息:
就是延长公路收费期很可能是大概率。
今年5月,国务院公布《2024年立法工作计划》,修订《收费公路管理条例》赫然在列;7月三中全会召开,会议提出:“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.........推动收费公路政策优化”。
我们的看法:
1、我国自1988年确定了“贷款修路、收费还贷”的政策后,到如今已经过去了36年,目前一大半的政府还贷公路(20年收费期)和部分经营性公路(30年收费期)都面临着临期和断炊的风险。
2、全国公路每年的收支缺口超过7000亿,随着公路老龄化、偿债高峰期和养护支出增加的到来,缺口会越来越大。
3、土地财政式微,地方财政府没钱,依赖财政补贴的公路已经成为地方的沉重负担,形势倒逼改革。后续,公路涨价和收费延期大概率会到来。
(转自:马江博说趋势)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